小朋友做運動對學習的好處有哪些?一文介紹運動對學習的影響

許多家長對於小朋友做運動後,是否還能集中精神學習帶有疑慮。事實上,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,適量的運動不但不會令孩子分心,反而能顯著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。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小朋友運動對學習的好處,以及缺乏適當運動對學習的影響,並為你介紹小朋友適合的運動種類,讓孩子在學習之餘,亦能快樂成長。

 

運動對學習的好處有哪些?

規律的運動不但能幫助小朋友增強體力,還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業表現帶來正面效果。多項綜合研究指出,適當的活動能提升兒童的認知能力,亦可增強他們的專注力及記憶力。[1][2]以下是運動對學習的主要好處:

 

1. 促進大腦血液循環 提升專注力

運動時心跳加速,能將更多含氧血液送到大腦及全身。研究表明,心肺功能較佳、經常運動的人,在運動或動腦時,大腦前額葉(負責專注、計劃與記憶的區域)的含氧血紅蛋白會明顯上升。[3]這種機制就像幫大腦「加油」,令注意力更集中、思考更清晰,使小朋友在課堂上或做功課時較不容易走神或分心,有助提升學習效率。

 

2. 穩定情緒 提升抗壓與學習態度

在小朋友做運動的過程中,大腦會產生腦內啡、血清素等令人感到愉悅及放鬆的激素,同時降低與壓力相關的皮質醇分泌。[4]當情緒穩定、焦慮感降低時,孩子能以更正面的心態面對考試與功課挑戰,減少對讀書的抗拒感。

 

3. 改善睡眠質素 鞏固記憶與課堂專注

若小朋友有規律地活動身體,能顯著改善睡眠質素,令夜間睡眠更深沉。充足的休息能讓大腦在隔天保持最佳狀態,避免上課打瞌睡或精神渙散,能更專注地聆聽老師講解及完成作業,確保學習效率不被疲勞拖累。

 

4. 增強記憶力與理解力

規律運動能增加大腦內記憶最相關的區域——海馬迴的血流量,並提升神經元的生成速度,使大腦更容易建立新的神經連結,讓孩子在面對新資訊時能更快吸收、理解,亦能更有效地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,例如:

  • 背誦英文詞彙時較不易遺忘
  • 記憶數學算式或公式時更迅速
  • 閱讀理解更順暢,能迅速掌握段落重點
  • 複習時更容易回顧課堂所學內容

運動對小朋友身心發展的全面益處

適當的運動除了對學習有好處,運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全面:

 

1. 強化肌肉與骨骼發育

適當的運動不但對學習有好處,更會影響小朋友肌肉與骨骼的發育。例如跑跳、爬高、投接球、游泳等運動,能讓孩子的身體肌肉變得更為強壯,同時亦能刺激骨骼的生長。

 

2. 建立自信心與培養心理韌性

運動的過程中,他們會親身經歷「由生疏到熟練、從失敗到成功」的階段。無論是首次成功接到球、游泳能完成整段賽程,抑或是跑速比上次進步,這些看似微小的突破,都能讓孩子累積成就感,建立強大的自信心。這種在運動場上培養出的韌性,能讓孩子學會不怕失敗、勇於接受挑戰,具備面對未來各種困難的勇氣與抗逆力,這正是小朋友做運動的好處之一。

 

3. 培養邏輯推理及自我管理能力

小朋友做運動不僅是鍛鍊體魄,更是一場大腦與心智的綜合訓練,對他們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。例如游泳或體操等技術性運動,要求從基礎動作拆解、循序漸進地練習,考驗著孩子的耐性與自我管理能力;在進行球類運動時,孩子需要即時觀察情境、預測軌跡並調整策略,能強化推理、分析與決策的能力。

4. 培養社交能力

小朋友做運動時,特別是籃球、足球、排球等團隊運動,需要與隊員彼此互動、合作以及溝通,孩子會在當中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、傾聽他人的意見、遵守規則與處理衝突,這些都是在學校與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。

缺乏適當運動對學習的影響

前面提到運動能為孩子帶來許多益處,然而,當孩子長期缺乏運動時,則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問題。缺乏運動對學習的影響包括:

 

1. 注意力下降、容易分心

缺乏適當運動會直接影響大腦的運作。研究顯示,當孩子長時間處於久坐狀態時,大腦的血液供應會減少,導致氧氣供應不足,以及血液循環變差,增加身體的疲勞感,導致專注力難以集中,在學習時容易分心。[5]

 

2. 記憶力減弱、學習效率變差

若小朋友沒有規律做運動,可能導致大腦的海馬迴活性下降、記憶力減弱,使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時變得更加困難。

 

3. 壓力難以排解、情緒容易不穩定

運動是一個自然釋放壓力的方法,當小朋友缺乏身體活動時,可能使壓力難以排解,導致情緒不穩定,孩子可能變得焦慮、易怒或情緒低落,甚至影響到學習表現。

 

4. 社交能力受限、自信心不足

缺乏運動不只影響身體健康,也會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產生負面影響。當孩子不運動,特別是團體運動,他們可能會缺乏與人互動的機會,從而影響他們的社交技能及自信心。

 

小朋友適合運動有哪些?

要讓運動真正成為孩子學習的助力,關鍵在於選對適合孩子的運動種類,下列是幾種適合小朋友做的運動:

 

有氧運動 提升心肺功能並為大腦供氧

跑步、踩單車、游泳、跳繩等,這類型的有氧運動對學習的影響在於有效提升心肺功能。當大腦獲得更穩定的氧氣供應時,孩子能更專注地思考,注意力更集中,精神不容易渙散。

 

協調性運動

例如羽毛球、舞蹈及韻律體操等需要高度協調性的運動,能夠刺激小朋友的大腦發育;在接球、運球或跳舞時,左右腦必須協同工作,這種跨區域的刺激能增強「手眼協調」能力,讓孩子在動作與思考之間切換得更順暢。

 

團體運動

團隊運動如籃球、足球或接力賽,能促進小朋友的社交技能及學習團隊合作精神。在這些遊戲中,孩子們需要遵守規則、輪流參與並一起解決問題。這些經歷能幫助孩子建立更強的合作意識,學會如何在集體環境中成長,並理解每一位隊友的角色與責任,這亦是小朋友運動的好處之一。

 

結合知識學習的運動

運動不僅能強化孩子的體能,還能與科學及邏輯學習相互結合,創造出富有挑戰性和趣味的活動。透過動手操作與思考,孩子能在實踐中學習科學原理並激發創造力。例如,讓孩子親自製作紙風車、風箏或簡易滑翔機等,不僅能讓他們了解空氣動力學和風力效應、培養解難能力,在奔跑追逐的過程中,還能鍛煉身體,這都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和充實。

 

從運動探索學習 助孩子健康成長

綜合上述,家長可以得知小朋友做運動的好處,體現在多個層面。規律運動對學習的影響、好處不單能增強上課的專注力、記憶力及學習效率,亦可以穩定情緒及促進正面思考。除了運動之外,家長還可以透過有趣的活動來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,同時結合科學學習,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更多知識。例如360° Flying Back Planes 360°滑翔飛機是一個絕佳的選擇,不僅能讓孩子體驗無限的飛行樂趣,在追逐奔跑的過程中,還能探索空氣動力學的奧妙。此外, Launcher Parachute 降落傘發射器則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與實驗精神,帶來寓教於樂的運動體驗。樂思家長會還提供多款 National Geographic STEM 玩具,為孩子帶來動手操作的樂趣,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及充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