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解孩子愈教愈唔聽話? 拆解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

影響心理發展的主要負面因素

一)家庭
家庭往往是做成青少年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,家庭是絕大部分人成長的搖籃,也是社教化的一個基本單位,父母本身的背景及原生家庭狀況,對孩子的成長有直接的影響。父母忙於工作應酬,將照顧子女的責任交予菲傭或祖父母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情況。結果是親子時間愈來愈少,與子女的關係就愈趨淡漠。另外,有些爸媽未能履行管教的功能,又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對孩子作出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,這為他們的成長路上留下不易磨滅的陰影。

不少的青少年認為父母不了解自己,有困難和問題的時候,只會找朋友解決、分享,而不會向父母透露。但另一個極端是,當父母知道自己的不足,心感內疚時,就會不斷以物質彌補孩子心靈及情緒上的需要。這造成孩子對物質的無盡追求,父母的溺愛也令孩子未能好好學習對成長上的挑戰,削弱了他們的抗逆力。

他家庭角度處理子女的問題行為

絕大部分的父母除了希望自己的子女身體健康、聽明伶俐外,孩子假如能夠常常「聽教聽話」也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,但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,必定會出現一些令父母束手無策的行為。其實,即使是平日最乖巧的小朋友,隨著年齡、身體發展及周遭環境的變遷,總會有關情緒,表現是所謂「問題行為」的時候 。
很多時候家長會因為孩子某一個新的行為問題的出現而不知所措 (例如:偷竊),往往一下子就向極壞的方向去想。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類行為,無論是正面或負面,都有其背後的動機。事實上,當父母能看清楚及了解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動機時,幫助孩子改善行為便有了頭緒。其中一種對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看法,是孩子們要爭取在家庭中的一席位,要被接受,被認同及被愛護。但另一方面,父母對子女的所謂行為問題的不正確觀念,亦會增加了負面行為出現的機會,如下 :

成為會員 閱讀更多

文章內容授權轉載自《小孩不壞──解析從頑皮到違規的原因》

《小孩不壞──解析從頑皮到違規的原因》

出版社:世界出版社
作者:鄧澔明
孩子因為觸犯法律而被拘控,相信是每一個家長的惡夢。雖然有些未成年罪犯的犯案原因可能與家庭背景及經濟情況有關,但絕大部分的情況未必如是,來自小康甚至富有家庭的個案亦常有見到。

究竟,甚麼心理因素令到一個父母師長眼中的乖仔乖女變得面目全非?有哪些是未成年人比較常犯的罪行?面對「壞」孩子,家長又應該如何處理?鄧澔明博士作為資深教育心理家及執業大律師,會在書中為大家作出說明。希望在瞭解壞行為的心理因素後,有效地減少不幸事件的發生。
小孩不壞──解析從頑皮到違規的原因

文章上方原圖 created by Girl photo created by jcomp – www.freepi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