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做子女的「代言人」! 言語治療師給你訓練孩子主動說話小貼士

父母應該做孩子的「代言人」嗎? [46歲幼兒家長]

1至2歲的幼兒,牙牙學語,非常依賴家長提供模範或示範。媽媽說一句「去街街」,小朋友說一句「去街街」。或是,爸爸說一句「晴晴要」,小朋友跟一句「晴晴要」。久而久之,爸媽都習慣了為孩子提供協助,可能在孩子開口前便「衝口而出」說出他們心中所想。家長變成了小朋友的「代言人」。小朋友就可能成了爸媽的錄音機,一字不漏地“replay”成年人的說話。

幼兒踏進2歲,會說的話愈來愈多,句子愈來愈長。慢慢地,他們學習語言的方式轉變了,由依賴模仿變為需要示範,家長亦應由提問變成了給予提示。

[情景一:媽媽帶着3歲半的 Kelvin 出外,碰上鄰居陳太]

陳太:「早晨!」
媽媽:「早晨,陳太。BB,叫早晨啦!」
Kelvin:「早 ……晨 ……」
陳太:「去邊度啊?」
媽媽:「係呀,我地去街街。」
Kelvin:「……街街…….」

言語治療師的小提示(態度方面)

•家長要有適當的沉默、等候
•容許孩子去嘗試、甚至犯錯誤,家長再作正確示範
•可從生活出發,多描述日常的流程(例如:洗手、換衣服)
•由小朋友決定說話方向,表達自己的喜好或想法

[情景二:媽媽與4歲半的 Alice 去到超級市場]

媽媽:「Alice,買餅餅,好唔好?」
Alice:「好。」
媽媽:「要朱古力味定士多啤梨味啊?」
Alice:「朱古力!」
媽媽:「大包定細包好呢?」
Alice:「要大包!」
媽媽:「都係細包好,細包都夠食啦!」

成年人習慣以問答的形式作溝通,可能會以連串的封閉式問題「引導」孩子說出家長心中所想。除了問題以外,仍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提示,也能協助孩子說出心中所想,例如:口頭提示(即用言語給予提示)、視覺提示或動作提示等。口頭提示是較常用到及較有效的提示類型。但有些時候,婉轉的提示方式會比明顯的提示方式更能提升孩子的表現。

言語治療師的小提示(給予孩子提示方面)

成為會員 閱讀更多

文章內容授權轉載自《玩出語言智能──言語治療師給家長的42堂課》

《玩出語言智能──言語治療師給家長的42堂課》

出版社:世界出版社
作者:言語治療師的玩具箱@FB

在現今社會,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,家長們都因為不想落後於別人的孩子而提早催谷小朋友的學業發展,他們卻忘記了「玩耍」的重要性,有些家長更表示不知道與小朋友玩甚麼、怎樣玩和用甚麼方法溝通。

四位志同道合的言語治療師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出版成書,希望從言語治療師的角度探討香港的育兒問題,並且透過介紹DIY玩具作為橋樑,鼓勵家長與小朋友多互動,為小朋友營造一個快樂的語言學習環境,以及提供可靠的資訊供香港家長參考。
/玩出語言智能

 

文章上方原圖 created by Background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 – www.freepik.com